首页 | 投资 | 产业 | 创投 | 保险 | 公司 | 企业 | 商业 | 消费 | 行情 | 经营 | 商品 | 基金 |
雷雨季节降至,民航局回应如何确保安全运行_世界独家

发稿时间:2023-05-16 15:57:41 来源:


(资料图)

中新社北京5月16日电(记者 陈溯)记者16日从国家气候中心获悉,今年夏季中国高温时长、高温范围与常年相比仍偏多。

近日,北方首轮高温天气来袭。截至15日14时,全国气温实况排行榜(TOP10)均在36℃以上,河北井陉以38.1℃位居榜首,北京斋堂也达到36.6℃。

去年夏季,中国多地出现极端高温、干旱等情况。监测显示,今年4月中旬,中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均较历史同期偏高。针对今年夏季天气形势,国家气候中心首席预报员高辉表示,今年夏季中国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到偏高,但高温状况弱于2022年,气象干旱仍可能频发。

高辉表示,预计今年夏季,除黑龙江中部和北部气温较常年同期略偏低外,全国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到偏高,其中河南南部、安徽西部、江西西北部、湖南北部、湖北、重庆大部、四川东部、陕西南部、甘肃西部、新疆大部等地偏高1℃至2℃。

结合去年天气情况对比分析,在高温持续的时间长度、峰值强度、高温范围及极端40℃以上高温所覆盖的城市等方面,高辉表示,预计今年夏季高温情况要弱于去年。

“但今年的高温时长、高温范围与常年夏季相比还是要偏多的。”高辉建议,注意防范高温对人体健康的不利影响,有关部门要提前做好迎峰度夏能源保供等准备工作。

与高温如影随形的,还有干旱。与高温趋势一样,国家气候中心预测,今年干旱的总体范围和强度也弱于去年,但在局部地区,如长江中游地区,发生持续干旱的可能性较大,在长江下游等地,随着雨季结束以后高温快速发展,带来蒸发量急剧加大,从而可能导致阶段性旱情快速发展。

“整体来看,中国气候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海洋和陆面因素的叠加影响,这些因素都会增加未来春夏季演变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在全球变暖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不断增多,也增加了气候趋势预测的不确定性和难度。”高辉表示,气象部门将持续密切监视影响气候预测的关键系统和天气气候特征变化,加强会商研判,及时滚动订正气候预测意见。

责任编辑:admin

标签:

琼ICP备2022009675号-32

关于我们 联系邮箱:435 227 6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