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资 | 产业 | 创投 | 保险 | 公司 | 企业 | 商业 | 消费 | 行情 | 经营 | 商品 | 基金 |
每日关注!年轻女孩高危肺栓塞命悬一线 成功获救后专家提醒:警惕“隐匿杀手”

发稿时间:2023-03-31 16:19:22 来源: 新民晚报

图说:桃子术后生命体征恢复正常 采访对象供图

近日,24岁的姑娘桃子(化名)因为心悸、气促前往上海市东方医院就诊,本以为只是工作太累导致,没想到经过诊断,被确诊为急性肺栓塞,一度危及生命。好在经过急诊、重症的快速诊断收治及呼吸内科专家和肺血管介入团队的紧急治疗,桃子最终脱离危险,转危为安。


(资料图)

“隐匿杀手”肺栓塞:有迹可循

年轻人也会得肺栓塞?答案是肯定的——肺栓塞是最常见的急性、致死性心肺血管急症之一,且存在较大的隐匿性。

桃子在来院就诊前有“反复心悸、气促2周”的症状,东方医院急诊高度怀疑其为肺栓塞,经CT肺血管造影及床旁心超明确诊断后收入重症监护病房。入院后患者持续低血压,心率大于130次/分,情况十分紧急。

“一开始腿疼,后面上下楼梯会有轻微喘的感觉。当时没有太在意,觉得是没休息好或者熬夜导致的”,桃子回忆自己近期状态,“这些轻微的症状持续两周左右,突然就变得很难受。”

突发胸闷、呼吸困难、胸痛等都是肺栓塞的临床表现。东方医院医生介绍,当下患者对肺栓塞的症状表现认识不够,CT等影像手段难以及时检测到异常,经常容易出现漏诊、误诊的情况,延误救治最佳时间。及时就医,以及有经验的急诊收治判断是“与时间赛跑”。

危急关头,为降低患者的手术风险,提高患者存活率,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李强立即启动肺血管病介入团队,远程连线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RICU主任季颖群,决定采用经皮导管介入手术(吸栓、碎栓、溶栓)帮患者解决该问题。

介入手术“取、碎、溶”,一气呵成

此时,患者右心室负荷进行性加重,心率波动于130-150次/分,常规治疗无法快速缓解患者的病情,唯一有效的是通过介入减少血栓负荷,降低肺动脉压力——这是手术重点,也是难点。术中导丝、导管要在已经高负荷的右心室中穿行,进入的过程中可能会诱发恶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时都有心源性猝死的风险。

22时30分,手术开始。肺血管病介入团队对患者进行“介入吸栓+碎栓+局部溶栓”,这是挽救患者生命的最有效治疗办法。

“我们顶着压力快速让导管到达指定位置!”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华晶描述,“第一次抽吸就吸出大量血栓,经过反复几次抽吸,患者右侧肺动脉的血栓负荷已有所好转,术中患者心率即下降到110次/分。”

经过一系列的紧急治疗,肺血管病介入团队成功帮患者在避免出血副作用的同时快速恢复血流。术毕复查造影发现,患者肺动脉主干血栓负荷减少,肺动脉远端血流明显好转。

历经两个多小时的手术,呼吸肺血管介入团队成功从生死线上挽回了桃子年轻的生命。术后,桃子心率逐渐恢复正常,血压好转,氧饱和度稳定,两天后顺利从ICU转至普通病房,目前恢复良好。

近年来,肺栓塞的发生逐渐有了年轻化趋势。除了外伤、术后等医源性因素导致肺栓塞外,生活中长期久坐、或擅自服药也成了重要诱因。东方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李强教授强调:“长期的卧床或静坐,都是导致血流速度减慢,血栓形成的诱发因素;同时,一些特殊的药物也会有影响,比如我们在临床看到很多年轻女性肺栓塞患者,部分有服用减重类、避孕类药物。我们建议久坐族要经常起身走动,每2小时就应活动一下身体。避免久坐、久卧、跷二郎腿等姿势。”

通讯员 张宁 新民晚报记者 郜阳

责任编辑:admin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