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资 | 产业 | 创投 | 保险 | 公司 | 企业 | 商业 | 消费 | 行情 | 经营 | 商品 | 基金 |
天天视讯!保时捷将落户合肥?

发稿时间:2023-05-10 10:38:39 来源: 商业新知网

合肥新能源汽车产业再迎重磅利好!


【资料图】

最近,保时捷官方宣布将在中国加速新能源汽车布局,预计在中国建设首家整车生产工厂。

根据合肥市经开区官方发布的消息,保时捷已经与安徽相关领导商谈合作事项

保时捷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文熠柏到访合肥,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虞爱华与文熠柏商谈合作事项。

这传递出重大的合作讯号,不难推测, 保时捷在中国建设的首家整车生产工厂,如无意外,将落子合肥。

双方认为,合肥是一座敢想敢干、开明开放、宜居宜业的城市,跑出了创新发展加速度。双方合作大有可为、令人期待。双方商定,抢抓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的机遇,带着想象谋划合作,满怀激情推动落实,努力携手共进、互利共赢。

事实上,关于保时捷是否“国产化”的讨论,早在2018年官方就曾表态:“如果保时捷未来单一车型在中国年销量超过10万辆,我们也会有所打算”。这里的打算,指的正是国产化。

虽然2022年保时捷在华交付量还不到10万辆,但9.3万辆也十分逼近目标。保时捷加速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已是迫在眉睫。保时捷国产化,对于期待价格下调的消费者和拥有多个新能源汽车品牌的合肥市来说,都是一个重大利好消息。

近年来保时捷想在中国市场开疆拓土,却遭遇了新能源汽车的冲击。相关数据显示,2015年-2021年保时捷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分别为5.80万辆、6.52万辆、7.15万辆、8.01万辆、8.68万辆、8.90万辆、9.57万辆。

到了2022年保时捷在中国交付量为9.3万辆,首次出现下滑,但在中国市场,依然连续八年成为全球最大单一市场。今年一季度,保时捷全球交付了8.08万辆豪华车,同比增长了18%。其中,Macan和Cayenne两款SUV车型卖得火热,销量分别达到了2.39万辆和2.34万辆。但是,保时捷的纯电动车型Taycan却表现不佳,销量仅为9152辆,同比下滑了3%。

保时捷解释说,这是因为供应链出现了瓶颈,导致产能不足。虽然保时捷将Taycan销量下滑的原因归结为供应链存在瓶颈,但传统豪华品牌已失守新能源市场,这其中不可忽视的一点就是中国高端新能源汽车的飞速发展。在中国高端新能源汽车市场,保时捷正遭遇着来自本土品牌的强劲挑战。保时捷错失新能源时机,如今也是危机四起,保时捷加速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已是当务之急。

那么,保时捷为何会选择与合肥结缘?

事实上,这与保时捷的母公司大众集团有着脱不开的干系。众所周知,2017年,大众与江淮汽车合资成立江淮大众,继长春、上海之后,大众在华布局的“第三极”。

2020年大众在江淮大众的股比增至75%,江淮大众改名为大众汽车(安徽)有限公司,简称大众安徽。

2022年,大众汽车集团在华第三家MEB工厂在安徽建成,即将在2023年投产首款新能源车型。

大众集团已在安徽深度布局新能源汽车。

4月18日,大众集团宣布将在合肥投资约10亿欧元建立聚焦智能网联电动汽车的研发、创新和采购中心,并将这家公司命名为“100%TechCo”,涵盖整车研发、零部件研发及采购职能,新产品及技术的开发周期将缩短约30%。

新公司计划于2024年年初投入运营,未来将拥有超过2000名采购及研发领域的员工。大众汽车集团(中国)首席技术官韩鸿铭将出任新公司CEO一职。

在新能源汽车的赛道上,争做新能源汽车之都的合肥也是风头正劲并且还在持续发力。合肥新能源汽车产业可谓非常链齐全,截至2022年12月,合肥共有新能源汽车产业规上企业300多家,拥有江淮、蔚来、大众安徽、比亚迪、长安、安凯等6家整车企业。

同时,合肥积极打造完整的供应链和产业链,聚集了中创新航、国轩高科、巨一动力、科大讯飞、四维图新、科大国创、佳通,马牌等一批龙头企业,覆盖乘用车、客车、货车、环卫车等车型以及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零部件。

在政策支持上,合肥先后出台了《合肥市“十四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关于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若干意见》、《合肥市新能源汽车绿色出行实施方案》等,形成“产业政策-兑现细则-实施意见”的产业系列政策体系。正如大众安徽首席执行官葛皖镝(Gabardi)所说:“大众安徽的本土研发能力是集团电动化转型和未来移动出行战略的关键”。因此保时捷与合肥“双向奔赴”也是意料之中。

保时捷在中国实现国产化的计划已经进行了多年,目前已经进入了最后阶段,这将为国内消费者带来更加亲民的价格。而对于保时捷来说,通过降低车型的售价,可以扩大市场份额,同时也可以推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发展,从而巩固其在豪华新能源市场的竞争优势。

如果保时捷未来真的选择在华投产,Macan EV毫无疑问将是首选。

责任编辑:admin

标签:

琼ICP备2022009675号-32

关于我们 联系邮箱:435 227 67@qq.com